播音发声技巧(摘自互联网)
发音技巧如下:
一、气息训练
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。在播音和主持时,气息的速度、流量、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、强弱、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。可以说,要控制声音,驾驭语言,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。所谓“控制气息”,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。
二、共鸣训练
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,但要发出抑扬顿挫、铿锵有力、响亮悠远的声音,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,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。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,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%,其他95%的音量,则要通过胸膛、头腔、口腔、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产生。
三、语调训练
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,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“王牌”。它看起来很简单,即说话的腔调,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;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,每个句子都有语调,恰当地运用语调,能有效地润色语言,促进思想沟通,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,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
四、节奏训练
口头语言的节奏,是指因思想感情的起伏而激起的音势强弱、语速快慢的变化。语言节奏的处理,既是播音员(主持人)感情的表露,也是播音员(主持人)思想水平和涵养的表现。实践证明,语言的节奏速度同说话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。
还有如下的方法:
1、口唇练习:口的开合练习--张嘴象打哈欠,闭嘴如啃苹果。咀嚼练习--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惊醒进行,舌自然放平。双唇练习--双唇打响,向前 后 左 右闭拢转圈。舌头练习--弹练,打响。
2、吸气练习:
到花园闻花香,寻找沁人心脾的感觉。
到食堂闻饭菜香,收入肺底的感觉。
向上抬重的物体,腰、小腹用力之处。
3、呼气练习:吹蜡烛,让火焰尽可能小而又不离开。
4、放松练习:教你几个小技巧:
(1)体会胸腔共鸣:微微张开嘴巴,放松喉头,闭合声门(声带),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。或者低低的哼唱,体会胸腔的震动;
(2)降低喉头的位置:(同上);喉部放松、放松、再放松;
(3)打牙关:所谓打牙关,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(槽牙),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,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,看看是否打开了。然后发出一些元音,如“a”,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;
(4)提颧肌:微笑着说话,嘴角微微向上翘,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,试试看,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。
(5)挺软腭:打一个哈欠,顺便长啸一声
始终保持松弛状态,在播音发声的整个过程中,放松将起到很好的作用。意识和身体肌肉越放松,越能发挥出声音的魅力,突出声音的个性特点,整个的播音创作过程才能收纵自如、得心应手。
放松是相对于紧张而言的,可以解释为,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分松弛(不是松懈),心理与生理保持本来面目的自然运动状态,也是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常发挥的状态。
当然,外界事物的刺激,生理的运动,总会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一些反映,这种反映必然会产生一些整体的或者局部的紧张。我们讲的放松,就是把这种紧张减到最低限度。从感觉与意识上来说,越是面对引起紧张的事越要进行心理调整,达到放松的感觉。越放松,越能发挥人的能力。尤其在播音发声中,发声器官任何部位的紧张感,都将导致声音的僵持,气息的阻隔。在播音员当中,由于紧张所造成的问题是很常见的,有的播音员由于紧张而使声音暗、哑、横,声音干净度、明亮度、圆润度较差。紧张如果伴随着整个发声过程,一是难于掌握正确的播音发声,二是使发声走向歪路,形成发声毛病。
不能放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一是不懂发声方法,以为发声就是用力。二是心理紧张,如怕发不好、发不准等。三是肌肉组织和发声器官不放松。这是习惯,或者是发声意识太强造成的。
所以,实现心理放松,才能使大脑保持高度的调节能力;实现肌肉组织放松,才能使用气发声各部位有机地、自然地、协调配合运动,使肌肉产生弹性,从而使声音具有弹性。
练气、练声、发声、吐字、语言训练、感受稿件、情感发出、内在语、寻找向人说话的感觉,使语言传播力求达到“字正腔圆、清晰持久、刚柔自如、声情并茂”的境界。
【本文来自互联网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】